一星期一書

A collection of 27 posts
一星期一書

2016下半年讀書

偷懶。 《Still Alice》 - Lisa Genova 描述患有 alzheimer's disease 的情況,從患者的角度看世界。 以為會描述因病跟家人關係好轉之類,雖然它也有,但很間接,算是偏向現實風格、不做作的作品。 《Factory Girls》 - Leslie T. Chang 九十年代的東莞工廠女工的採訪。 在工廠工作的工人,她們的生活是怎樣呢?她們對生活、對異性、對社會、對教育有什麼追求? 主要追踪當中兩位女工,她們的經歷,如何靠「騙」找工作、晉升等。工廠的環境、薪酬、待遇。 工人外出工作對故鄉家庭的影響 當中有兩篇談作者自己家族的出身,打算將以前祖父離鄉別井的情況套回現代民工的身上,但效果很勉強。看了其中一篇,外國人可能會很感興趣,但對香港或中國人來說,沒什麼特別,反而跟主題 Factory Girl 不符,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六月讀書

這個月又去了看輕小說。果然輕小說就像毒品一樣。 這裏快變成讀書 blog, sosad 。 《The Old Man's War》- John Scalzi 典形的科幻戰爭故事,不同之處在於每個參戰者都是 75 歳以上的「老」人。故事的開始,是 75 歲的老人才可以在星際戰爭中參軍。之後是一連串的未來科技描述,人造的身體、未來的槍械、外星人的生態等。故事簡單,尚算有趣,有一讀的價值。伏筆為後續故事鋪路。 《The Lessons of History》 - Will & Ariel Durant 薄薄的一本書,從歷史得到的結論,簡單的告訴讀者,歷史跟政治體制、人種、個性、宗教等的關係。 《講故事的魔法》 - 彭執中 如何講故事給小孩聽。 《悟空傳》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五月讀書

五月是輕小說月。 《空之境界》上中下和《未來福音》- 奈須蘑菇 描述魔術師之間的故事。魔術與魔法的區別頗有耳目一新的感覺。 感覺作者有宏大的世界觀,雖然作者沒有描寫,但每個人也有詳細的設定和歷史,似乎會有佷多外傳或以此世界為基礎的其他故事。 作者的寫作手法有點「奇特」,經常加入插敍,有時很難 follow 。雖然可以視為是不同的單元故事,但各故事的排序不是按著發生時間排的,結果做成混亂,。 整體來說,故事鋪排不錯,世界設定有趣,劇情有時要花點時間理解,但絕對值得。 《Gone Girl》- Gilian Flynn 一開始是懸疑故事,前半部份寫得不錯,能帶出懸疑和緊張的氣氛。但去到後半部,揭露原因後,變成拖戲。雖然之前的鋪排一個一個展開,但還是不夠緊湊。 最後似乎想寫成鬥智鬥力的情節,可惜故事基本上定形,篇幅也太少,沒辦法轉變。 老實說結局有點意料之外,原來一早已有鋪排。不過比起「意外的結局」 ,「終於讀完了」更令我高興。真是意想不到啊。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The Martian》- Andy Weir

主角因意外被留在火星,要在僅有的資源下生存四年,才有機會獲救。氧氣、食物、水、裝備,缺少任何一樣都會令人死亡。憑著僅有的資源,主角克服了食物、水、通訊等問題。可惜大自然非常殘酷,不斷的找機會殺掉主角..... 《The Martian》原本是網絡小說,想不到放了在 Amazon 後竟然慢慢的大受歡迎,甚至被改編成電影。在看了頭兩章 sample 後,我決定買來看了。 在跟地球完全不同的火星,沒有資源,沒有空氣,沒有食物。如何在什麼也沒有的火星獨自一人生存四年?幸好他只是一個人,問題變得相對「容易」解決;幸好主角是一個工程師太空人,他擁有足夠的知識去解決問題;也幸好他是主角,他有主角光環。 主角遇到的問題,非常「實際」。如何填補人體每天所需多少的能量,如何生產足夠的水,如何種植植物。當中需要的化學原料及反應,描寫得非常詳盡。作者在後記提及,他本身是很喜歡研究這類數據,閒暇時經常設計這類「外星任務」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The First Fifteen Lives of Harry August》 - Claire North

主角 Harry August 是一個 kalachakra,則死後會重新回到出生時的人,每次一死掉,便會保留著「前生」的記憶,回到出生的時候,再次經歷一生。第一次重生時,主角以為自己瘋了,結果入了精神病院再自殺。第二次時好一點,不過還是忍不住的跟所愛之人說了此事,結果還是被送進精神病院,但被有心之人軟禁,套取「未來」消息,不過因此得知原來世上有其他人跟自己一樣可以重生之人。 會看此書是因為,我 ‧ 買 ‧ 錯 ‧ 了。 本來是想買另一本也是死後回到生前的書,因為不知書名,看到內容介紹後便買下這本。看了幾十頁,因為故事走向似乎跟想像的不同,才意識到自己買錯了。幸好,讀畢後感覺也不錯。 Kalachakra 為佛教用語,中譯時輪,意義太複雜看不懂。本書只拿取其「重覆時間」的概念。跟吸血鬼不同,kalachakra 不是不會死的生命,而是不斷重覆的生命。死後重生、死後重生、死後再重生。
4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最後的貴族》- 章詒和

作者的父親為章伯鈞,是中國頭號資產階級「右派分子」,所以作者能見到和認識眾多名人。本書寫的,便是作者在中國反右、文革前後時期認識的人物。全書共六個篇章,主要寫了八個人物。除此之外,她的父親和母親也著墨不少,還有其他的人和事,以及時局變化等。 當中的情節都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和記得的、接觸過的和經歷過的,雖然人物我一個都不曉得,但讀來還是很真實感。 實在驚訝當時的知識份子已經知道中國的問題所在,也曾憧憬能改變中國。但是他們的政治手腕和欺詐手段還是輸給共產黨,個人在這樣火紅的歲月中,能生存下來已是萬幸,否則今天的中國可能完全不一樣。 本書原名為《往事並不如煙》,後來出繁體版時加入一些文章,改名為《最後的貴族》。老實說,我較喜歡原名。 根據現時世界走勢,此書將來極大機會被河蟹或閹割,所以要買一本收藏閱讀。推薦。
1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 ?》 - Clayton M. Christensen, James Allowrth & Karen Dillon

書名跟內容好像有點出入,跟我的預想的有點不同。起初以為本書真的教你量度自我、認識自、接受自己之類,但它反而像人生教育的書。 作者看到各知識份子,明明畢業時都是聰明絕頂,前途光明,但往後都是不高興,有的離婚,有的跟家人關係不好,有的甚至身敗名裂要坐監。為何會如此呢?如何避免這情況? 全書以回答以下三條問題為主軸: * 如何在職業中成功和快樂 * 如何令親人、配偶和孩子的關係成為快樂泉源 * 如何堅守原則,避免入獄 書中引用很多商業理論和故事,套入人生規劃和目標中,沒想到竟然意外地匹配。 以下是一些重點: * 快樂來自家庭朋友和喜歡的工作。 * 關係需要時間精神來培養和維持。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。 * 在有限的資源、時間、精神下,你想做的跟你實際做的會有差別。很多時發現,雖然你認為你將家庭放在首位,但很多行為都證明不是 (如最後以工作為主)。 * 從他人的角度出發 * 怎樣教育孩子 * 找尋自己的目標,堅持下去 整體來說還算言之有物,值得一看。 相關連結 * How Will You Measure Your Life?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二月讀書

二月。日子太少,假期又多。很懶,結果只看完兩本。 《銀河英雄傳說》卷 7 怒濤篇 - 田中芳樹 戰爭與戰爭,同盟滅亡。 《Wool》- Hugh Howey 末世後的人類生活。人類活在地底一百三十多層的人造城市中,離開城市成為死亡與禁忌的象徵。活在這城市中的人類生活會是如何呢?建造這城市的目的是什麼?外面真的不能生活嗎? 後續的還有 《Shift》 和 《Dust》,聽說不及這本精彩,但開了頭還是會繼續讀下去的。 實在很想劇透!
1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一月讀書

今個月想不到看什麼書,唯有看《銀英傳》。 《銀河英雄傳說》 卷 4 策謀篇, 卷 5 風雲篇, 卷 6 飛翔篇 - 田中芳樹 侵略,大統一,被迫做反 《What Money Can't Buy》 - Michael J.Sandel 是否任何東西,都應有一個價錢?將所有事情加上價錢,會否令事情本身的價喪失? 書中以大量例子,去引證金錢會腐食不同的東西。排隊拿飛睇免費表演,到給妓女津貼誘使她們免費絕育,到公司不用得到員工同意便替員工買人壽保險,或者賭誰先死亡的賭博遊戲。在這資本主義橫行的世代,我們為每種事情行為訂下價錢時,都應先想一想,所謂的「世風日下」是怎樣的一回事。 相關連結 * What Money Can't Buy
1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十二月讀書

為趕數,十二月讀多了一點。 《曼谷的發條女孩》 - Paolo Bacigalupi 在石油已經用盡的世界 ,世界以人力、獸力和煤炭來驅動。人類受基因變異的病毒威脅,需要不斷研發新的基因食物以生存。在這樣的環境底下,曼谷卻連續幾年生產了不受感染的食物,引起了外國基因公司的 垂涎。國來國外的勢力,都在影響曼谷的局勢。與此同時,一個在日本「生產」的基因試管人類,因被主人拋棄,流落曼谷的色情店鋪,爭扎求存,最後竟然成為改變曼谷的導火線。 本書的世界觀完整,設定合理。非完全的烏托邦,也不是完全的廢墟。以泰國人為主的角色,加上日本人和華人,比起普遍以白人為主的故事,耳目一新。描述的世界陌生又熟悉。 世界倒退,但人心不變,還是一如以往的以金錢掛帥。 本書獲得 Hugo Award 和 Nebula Award ,實至名歸。 《Peopleware》 - Timothy Lister, Tom DeMarco
3 min read
books

讀後感:《師父,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》

《師父,那些我在課堂外學會的本事》是《The Knack: How Street-Smart Entrepreneurs Learn to Handle Whatever Comes Up》的中譯本,由 Norm Brodsky 和 Bo Burlingham 撰寫。談的是作者做生意的道理,很多都似乎是基本和老生常談,卻似乎很多人都沒有做,是因為知易行難? 書中的重點: * 要先定下目的。你的長期目標是什麼?情緒性的還是事務性的呢? * 人生規劃,你想工作二十小時還是想要假期? * 毛利率和現金流比一切都重要,營業額是沒什麼作用的。了解現金從那裏來,這才是令公司活下去的關鍵 * 教育市場很昂貴。 * 寫事業計劃書,最重要是給自己看,不要用電腦去做,要用手寫手作,才能真正了解你的計劃。 * 時間比金錢寶貴 * 要堅持也要靈活,要專注,但又不能固步自封。 * 用心做,敬重你的對手和客戶,不要嘗試佔別人便宜 * 要從失敗中學習,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十一月讀書

今個月看了四本,總算達標。只剩下十二月,似乎不能達成看夠 52 本書的目標了。還是要學吳局長一樣,將雜誌也算進去?好吧,一會吃飯時就看兩本「書」吧。 《Business Adventures》 - John Brooks 書寫的是五六十年代發生的商業故事,全都是真實的故事。有股市上落的影響,有各國間合作努力維護匯率的故事,有 Xerox 的發跡史,也有明星人物般的生平故事,甚至是稅項的歷史。商業的事其實很難寫得有趣吸引,不過作者做到了。 現在回看六十年前的事物,覺得當時的社會真的充滿人情味和良心。 《The Servants》 - James C. Hunter 談怎樣做領袖的一本書。以 Servant Leadership 為主旨。 雖然有少許宗教味道,但是言之成理。最重要的觀點是: To lead is to serve。要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九月十月讀書

這兩個月忙著寫 iReserver,所以沒什麼時間寫 blog 和看書。結果一拖拖到現在才寫九月十月讀書報告,實在慚愧。 《A Clash of Kings》 by George R. R. Martin 各方爭奪帝位。多了很多人物,也死了很多人。劇情進展緩慢,龍的出場次數非常少。人物支線太多,結果看了一整個月。 起初以為此系列是奇幻小說,類似 《Lord of the Ring》,但現在看來它是政治的紛爭較多,令我不太感興趣。要暫停一下了。 《55 歲開始的 Hello Life》 - 村上龍 55 歲,人生開始邁向最後階段。在這過程中,人類還是會迷惘。本書包括五篇以 55 歲的人物為主角的短篇故事,描述他們遇到的困難。每個故事最後雖然不算大團圓結局,但都向好的方向發展,算是勵志的一本書。
1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八月讀書

輕小說就像 Junk Food,明明知道沒有營養,但還是忍不住的一吃再吃。這個月不小心看了《Overlord》,雖然看了幾期後覺得有點悶而暫停,但還是按捺不住,繼續將它看光光。 《Overlord 》 1 - 9 卷 - 丸山くがね 某擬真 online game 終結營運之日,主角因懷緬過去和朋友的開心時光,待在遊戲中,等待被強制登出。但本該如此,但在遊戲終結時主角被被轉移到異世界,同時遊戲中的屬下 NPC 變成有血有肉有思考能力。 為了與伙伴創造的 NPC 一起生存,同時找尋其他玩家,主角開始收集資訊,努力生存。不過主角是 Level Max 的角色,在異世界中有超越神的實力,任何對手基本上是一招 KO (想起「一拳超人」)。所以故事由一開始展現主角威能,到中期改為由主角的屬下 NPC 去各自執行任務遇見的問題和冒險。 雖然好想看看主角展示威能的劇情,但全是這些劇情的話應該很快會令人厭倦吧?
3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字型散步》 - 柯志杰, 蘇煒翔

介紹字體的書本來就不多,介紹中文字體的就更少見了。《字型散步》就是少數會介紹中文字體的書。當中有些文章也在 justfont blog 上刊載。 字體充斥著日常生活,但究竟當初為何會使用此款字體而不是另一款呢?原來選擇字體不只是漂亮與否的問題,而是需考慮它的可視性、可讀性和易辦性。 * 可視性指文字在一段距離之外是否清晰可見。字型大小、顏色、粗幻等,在發光膠格上顯示還是在 LED 牆顯示皆需列為考慮因素。 * 可讀性指文字是否易於閱讀吸收和理解,由文章內容是否通順到字型能否讓人快速看過去而不會卡卡的。行距、對齊方式和排版。 * 易辦性指文字是否易於辦識,不會被讀錯。在快速公路上的路版指示皆需為容易辦識,否則後果可能不堪設想。 合適的字體除了需考慮以上三點,還需顧及它的外觀和使用者習慣。如在傳統的節慶日子會選用似書法字的標楷體,在嚴肅的場合我們不會使用輕挑的娃娃體等。 然後談的是中文字體設計。中文字的特點是字的中宮與重心,傳統來說是重心高,中客緊湊的,但現在新潮的是相反,重心低,中宮放鬆。這是因為顯示媒體和印刷術的改變,現在的文字都是顯示在螢幕上,重心低和較放
4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七月讀書

今個月看的差不多全是中文書,看了五本。 《84 Charing Cross Road》 by Helene Hanff 前半是美國的作者兼買書者 Helene Hanff 跟英國的書店 Marks & Co. 的 Frank Doel 的書信往來,後手是作者出書後首次來倫敦的遊記。 詳細讀後感:《84 Charing Cross Road》 by Helene Hanff 《創業大時代》 - 黃雅麗, 方健僑 香港 Startup 的訪問談,可知道香港各 startup 的歷史和故事 詳細讀後感:《創業大時代》 - 黃雅麗 《一人又一故事》 - 蘇鑰機, 張宏艷, 李玉茹 本來是想看《一人一故事》的,
3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創業大時代》 - 黃雅麗, 方健僑

作者訪問了八間香港 startup ,其中四間 (GoGoVan, Insight Robotics, LifeHack, WeLend) 有較詳盡的篇幅介紹,後面「衝出國際的香港Startup」的 startup (9gag, Coachbase, Casetify, Talkbox) 篇幅反而較少,加起來只有前面一章左右的內容。 本書的訪問講及各 startup 是如何發跡、如何到達現在的規模、未來展望等。原來 GoGoVan 創辦人起初是賣飯盒;香港原來也有公司玩 content marketing;在香港搞 Peer-to-peer 借錢麻煩的是法律的限制等。書中也有一些 startup 名詞講解,如 Content Marketing 、「破壞式創新」等,但這些講解只佔很少部份。 看此書可知道香港 startup 的歷史和故事 (原來香港也有成功的 startup !),不過如果你打算從中偷師可能會失望,因為可以借鏡的地方不多,而且書是以訪問為主體,
1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84 Charing Cross Road》By Helene Hanff

84 Charing Cross Road 是書店 Marks & Co. 的地址。住在美國的 Helene Hanff 一天看到英國書店 Marks & Co. 的廣告,開始郵購書籍。《84 Charing Cross Road》的前半是作者兼買書者 Helene 跟 Marks & Co. 的 Frank Doel 的書信往來,後半是作者出書後首次來倫敦的遊記。 除了郵購書籍,作者透過書信,跟店裏的職員成為朋友/筆友。她曾計劃到倫敦探望他們,但每次都因事取消。結果直至 Frank Doel 死後,Helene 將書信輯錄成書,她才有機會到倫敦,可惜 Marks & Co. 已經關門大吉。 後來作者出書後應邀來倫敦宣傳和遊玩,她的所見所聞便記錄在書的後半部份 (即是說,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六月讀書

最近看得太多小說,是否應該看多一點其他類型的書呢? 《三體二 - 黑暗森林》- 劉慈欣 《黑暗森林》描述的是人類在三體世界的威脅下,如何生活和應對。今次的故事多線發展,人物多了很多,並加入了懸疑伏線,吸引很多。因為知道有第三本,所以沒有想過結局會是這樣,很圓滿和自然。三體一是背景鋪排,二才是主菜,比第一本好看很多,故事更流暢完整。 唯一要說的是,故事中的「面壁計劃」太兒戲,太隨便,太多不確定性,各國無理由會同意此一計劃。不過要面對無所不知的敵人時,似乎是唯一的辦法。 《三體三 - 死神永生》 - 劉慈欣 緊接著二的故事,說的是在黑暗森林的狀態下人類要面對的威脅。 此書所描繪的時間太長,有數百年甚至上千年之久。作者想寫的東西太多,但因為篇幅所限,令人走馬看花,太趕太快,不夠時間沉澱。而且故事牽涉其他維度,太抽象,太難理解。作者以愛情故事開頭,但最後又沒有愛拯救世界之類,令某些情節有點不文不類。
3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《Cloud Atlas》 by David Mitchell

《Cloud Atlas》 由六個不同時代的獨立的故事組合而成,六個故事的時間是順序的。由一開始的 18 世紀,到現代然後未來。起初以為全是一個科幻小說,讀完後只有在最後兩個故事才找到科幻的感覺,有點因錯誤的期待引起的失望。頭兩個故事較沉悶;第三個有點偵探動作小說氣氛,易入口;第四個的結局有驚喜;第五個的未來世界很合口味;最後一個是未來世界崩壞後的原始生活,有點壓抑。 每個故事都以不同風格寫成,第一個故事以日記形式,第二個是書信,第三個是第三身,然後是類似回憶的方法,接著是問答形式,最後則是第一身的叙事。整體而言,本書有不同類型的故事,高低起伏的全都有,每一個單獨讀起來也不錯,每一個最後也有「扭橋」的地方,相當難得。 不過《Cloud Atlas》 真是一本非常難讀的書。 有別於短篇故事合集,每個故事不是在前一個故事完結後開始,而是在途中!前一個故事講到一半時,便開始講下一個故事,直至最後一個故事開始並完結後,才回頭講之前的故事的下半部。 全書的故事流程是 1 > 2 > 3 > 4 > 5
4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五月讀書

照例的簡單寫一下五月讀了的書: 『《1Q84》之後~』特集 - 村上春樹口述、松家仁之採訪 村上春樹的訪問,在他寫完 1Q84 後進行。主要談及他對 1Q84 的想法,和他在生活、書、工作、音樂等的看法。也有談及他具爭議性的「雞蛋與高牆」論的前因後果。 《傘聚》- 區家麟 作者於雨傘運動期間,刊登於 blog 內的文章。再加上他拍攝的照片,輯錄成書。文章主要是作者對雨傘運動的感想,很喜歡他的觀點。 《Cloud Atlas》 by David Mitchell 很難讀的一本書。花了差不多一個月才讀完。書由六個不同時代的獨立的故事組合而成。難讀在於六個故事都以不同風格寫成,而每個的語調和文字的運用也有不同,頭三個故事尚可,第四個故事開始有一些個人語匯的加入,第五個已經有很多新創名詞,最後一個連文法都跟現代的不同。每次也要重新適應,讀起上來一點也不容易。 更多的請看: 讀後感: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讀後感:Traction - A startup guide to getting customers

做好 product 很重要,但沒有人買的 product 等於失敗的產品。如果你還認為「好的產品自然會有人買」,我只能說:「少年,你太年輕了」。 ![Traction](/content/images/2015/05/71qxsMYTQZL-1.jpg) 現在的產品多如繁星,消費者為何會選擇你的產品?不,消費者甚至完全不知道你的產品的存在。在你的產品資訊到達消費者的眼前時,它們已被其他泛濫的訊息淹沒。要有效的銷售產品,所需的精神時間不會比開發產品少。若只專注於開發產品而沒有花時間作銷售,你的失敗指日可待。 Almost every failed startup has a product. What failed startups don't have are enough customers. from Ch 3, Traction 《Traction》教你的正是如何銷售你的產品,如何為你的公司取得
2 min read
一星期一書

四月讀書

讀書太多,有點累,開始有點難維持。自己為了看書,也忽略了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方面,看來要加倍努力才行。 四月只勉強讀了四本書: 《Zero to One》 by Peter Thiel 由 Paypal 創辦人之一撰寫有關 Startup 的書。由複製已有之物很容易,但由無到有,由 0 去 1,卻毫不簡單。此書告訴你一間有創意的公司的大方向和要有的條件。 《Traction》 By Gabriel Weinberg, Justin Mares Almost every failed startup has a product. What failed startups don't have are enough customers.
1 min read